close

  800多名學生齊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頭,在父母的頭上拔下一根白頭髮,永遠留念。昨天上午,嘉定區民辦斌心學校舉辦的“孝敬文化節”上,學生和家長淚流滿面,場面感人。此外,活動還有一項主要內容:在莊嚴肅穆的樂曲聲中祭奠華夏萬姓先祖。有學生家長表示,學校以如此盛大的場面向學生普及傳統文化,很感動。不過,作家、教育學者葉開表示,90年前,孝道就被指為文化糟粕,我們在推廣時要有所選擇。(1月12日《新聞晨報》)
  “孝敬文化節”上,800多學生在父母面前下拜磕頭,陣勢宏大,氛圍濃厚,要想不被感動,還真是一件難事。然而,就有學者對此進行了嚴厲批評,指責類似活動為“做秀”,“磕頭、膝行”更是非人性的禮教。
  非議無可避免,要說給父母“下跪,膝行”有多可怕,冠之以“非人性”的帽子卻也不盡然,其理由如下:一則,下跪一方是兒女,受跪一方為父母,跪天跪地跪父母,下跪不是人格的自我貶損,而是父母的由衷敬重。二則,從風俗上來看,“下跪”只是一種禮節,而非文化“糟粕”。掃墓祭祖等一系列重大場合,給自己的祖先、父母鞠躬固然可以代表心意,但“磕頭”也很是常見,要說“鞠躬”多麼科學高雅,“磕頭”為“非人性禮教”卻也難以服人。三則,從歷史上演進來看,“跪”這個詞語未必時時含有“敬服”之義,早期“秦王長跪而謝曰”“一年來歸,妻跪問其故”中的“跪”只是雙方互相致意的姿勢。
  下跪並無不可,何以遭到專家的拍磚?因為讓人下跪所需要的唯一條件就是:在膝蓋彎曲之前,讓他的精神、人格先跪下。用魯迅的話說,這就是“吃人”。你可以看看《水滸傳》,無論多麼大的英雄見到當官的都要膝蓋一軟,精神自是矮了一截。現代社會,給官員下跪並不鮮見,下跪上訪,跪求放人都體現了對人們對權力的畏服。如此以來,“下跪”被妖魔化為作為封建社會的“青記”,指其為傳統文化的“糟粕”也就不難理解。
  然而,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,下跪從來都不是“糟粕”,而是敬重。給父母洗腳是孝,常回家看看是孝,下跪之後,膝行至父母身邊(距離很近),聆聽父母教誨,親子促膝互動交流,何嘗不是孝的體現?況且,在這個過程中,下跪只是形式,所謂800多人,只是氛圍的營造,在此情境下,感動是家長,喚醒的卻是學生對孝的追憶與重現,正如一位學生所言,
  “感覺很難為情的,不好說出口。今天大家都說,我也就說了。要是平常,感覺很肉麻的”。一個“孝敬文化”節讓人們有機會被“瑣碎繁雜”遮蔽的感情表達出來,讓心靈重新變得澄明透亮,這個喚醒來得及時,來得有道理。
  北大怪傑辜鴻銘梳著小辮子走進課堂,學生一片哄堂大笑,辜平靜地說,“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,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”。擺脫辮子的束縛很容易,靈魂的束縛是最難以擺脫的困頓。明此,與其關註“下跪”,不如關註“下跪”喚醒了多少心靈,不如關註一個“孝敬文化節”帶來多少“覺悟”。
  文/杜建鋒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“下跪”並不可怕,喚醒才是實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j13djef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